零售行业瞬息万变,呈燎原之势的电商也逐渐进入发展放缓期,实体行业遇冷的局面出现转机,习惯于互联网消费的Z世代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消费方式更加多元,消费内容更加精细。商业店装行业也随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中国人的消费形式持续变迁,消费已然从1.0向4.0进化。

消费1.0 ——  纯购物体验;

消费2.0 —— 一站式购物体验;

消费3.0 —— 包括运动健康、奇幻建筑、主题乐园、免税商业、生态绿植、市井街区等多元包容无界性体验;

消费4.0 ——  虚实融合的消费体验。

 

谁为空间消费“买单”?——消费主力人群体验升级
 

近两年,广州的商业业态市场呈现出能给年轻人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更多样化场景的购物中心商圈集中的趋势。变化最大的驱动力之一,就是“95后”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之一。
 

随着消费文化的日益蓬勃发展,新生代的消费体验与习惯逐渐崛起,越来越多人会为一种空间消费而“买单”,这是一种“消费升级”的现象。商业空间的体验需求在迭代,从1.0到4.0的升级与更新,让消费体验逐渐在人们生活习惯之下产生了“社交功能”。
 

拓展较快的新业态多是和“95后”的消费习惯相关。一些品牌咖啡店近两年扩张的速度非常快,因为“95后”对于咖啡茶饮的单价承受能力更高。为进一步吸引年轻人,一些咖啡品牌逐渐“奶茶化”。新能源汽车业态同样如此。研究机构J.D. Power发布的2021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潜客比例从2018年的3%上升至2021年的16%,其中“95后”潜客为各年龄段潜客中比例最高。
 


蔚来中心石家庄万象城店(常宏服务品牌)
 
广州ICC环贸天地是时隔12年天河北商圈的全新购物中心,它与传统购物中心有一点很大的不同:服饰零售店消失了。据了解,环贸天地3公里范围内辐射超过61万人,以居住人口(30万)和工作人口(28万)为主;19-35岁人群、已婚人群占比均在70%左右,有车一族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呈家庭型、年轻化属性。在项目核心一公里辐射范围内,人们对汽车、美食、旅游关注度较高。居住客群和工作客群各有侧重,前者更关心自身健康、个人护理,后者则注重个人实力提升和休闲娱乐,对书籍阅读、教育培训、影视音乐等兴趣更高。目前ICC的业态分布比例是:按建筑面积统计,餐饮35%、儿童约4%、零售1%、汽车10%、休闲体验22%、主力店27%(万达影院、威尔士健身房),整体出租率达97%。

从百货到国美苏宁式大卖场兴起,再到目前的体验式消费越来越多,真正卖物的店铺占比正在降低。有些新商场甚至已经放弃传统零售业态,以纯餐饮、娱乐、个人服务业态成为年轻人打卡地。
 
商圈转型升级——商业店装行业何去何从?

消费触点的焕新、消费内容的迭代、消费场景的营造构筑是检验零售商业项目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三要素。未来,商业市场将见证更多有趣的商场、街区、综合体开业。
 

为了迎合新消费需求,有的商场已经进行了整层改造,无论是从公共区域的设计装修、灯光等都按照国际一线品牌进行升级,以此吸引国际品牌入驻。美妆品牌、新能源汽车品牌对于商场有着更高的期许,这也促使着各大商圈尽快实现转型和升级,拥有更多的选择优势。
 


PRADA 西安SKP P0P-UP店(常宏服务品牌)
 

城市功能升级,促商圈分化。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广州购物中心保持着高增量波动上升,大概每4~5年迎来一波开业高峰,未来三年年均增量达157万平方米,预期2020年之后广州商业仍处于一个五年高峰增长期。
 

城市功能变化将带来商圈功能分化。对于未来,广州面临两大重要机遇,一个是奢侈品的全球重新布局,新店重点会是国内城市;第二是免税店,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位加上outlet的运营经验,让免税店的落地有更多想象空间。
 

2021年底,广东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载体、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提升新型消费发展环境4个方面推出20项细则政策,全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如今,人们前往综合体、户外公共空间、商场等,这些商业空间的理由不再是单纯的购买与使用需求,更多是去体验场景赋予生活的特别瞬间。

未来,4.0虚实融合的消费体验,将成为考验商业运营的重要一关。可变换主题的策展式概念店,消费触点的焕新,消费内容的迭代,消费场景的营造构筑是检验零售商业项目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三大要素。以体验感为代表的消费时代,为大众营造与众不同的生活美学场景,在传递商业中心的品牌气质与文化品位的同时,让人与空间产生更多的交流,满足各类需求。



 

数据/资料综合来源:广州日报、赢商网  |

图片来源:常宏  |